《健康报》关注陕西蒲城:“六旬老人连闯险关获‘心’生”

  • 作者:宣传科
  • 发布日期:2025-04-03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5


今日,《健康报》第2版“医学精彩时光”栏目重度报道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医院工作。特约记者李海鹏、魏剑,通讯员于凯深度挖掘,以《六旬老人连闯险关获“心”生》为题,报道了医院着力提升救治能力,建好建强医疗救治体系,不断提升急诊急救水平,更好地为县域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全国性卫生健康行业报,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份专业报。1931年,创刊于江西瑞金。1956年,周总理亲提报头。


全文内容如下:


“这次能死里逃生,多亏有你们!”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患者老秦听到病房医生说他“恢复得不错,可以办理出院”后,喜极而泣,不停道谢。

  原来,62岁的老秦日前在家中突然胸闷、胸痛、大汗。家属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很快抵达。心电图提示:急性高侧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不排除左主干病变。随车医务人员为老秦开通静脉输液通道;排除相关禁忌证后,立即给予嚼服“心梗一包药”。

  “120”救护车到达蒲城县医院急诊科时,老秦已呈休克状态。早就待命会诊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张宝玉立即给其查体,随后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将患者推送进介入放射诊疗手术室。

  介入放射诊疗手术室主任于凯、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艳和张宝玉医生紧急实施冠脉造影检查。术中发现患者左主干病变,血流缓慢,病情危重。他们行球囊扩张开通病变血管,恢复冠脉血流。手术台上,救治团队多次给予胸外按压、电复律、升压及纠正恶性心律失常,紧急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维持血压。因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这时植入支架可能适得其反。医生们决定待其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治疗,患者遂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救治。

  “病情非常复杂,心脏骤停、室速、室颤、心源性休克接踵而至,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见招拆招。”心血管内科主任张珍侠表示。

  患者很快又突发多脏器衰竭伴消化道出血。ICU医护团队使用无创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留置胃管等对症施治,使其症状所缓解。

  随后半个多月,患者危象仍频发,医学检验科持续报告白细胞、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超敏肌钙蛋白等的危急值。ICU医护团队一次次化险为夷。

  考虑到患者生命体征仍不稳定,且左主干的病变需进一步介入治疗,手术风险极高,救治团队多次和驻院帮扶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生王博沟通病情。经反复讨论,初步商定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保驾”下行左主干病变手术。医务部组织多学科会诊,对手术过程进行细致推演,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手术当日,在王博精心指导下,由于凯主刀,介入手术团队植入ECMO。随着离心泵的嗡鸣声响起,暗红色的血液被抽出体外,经过氧合后重新泵回体内。随即,在血管内超声精确指导定位下,主刀医生给患者左主干、前降支顺利植入2枚支架。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各方面指标符合ECMO撤机指征,给予撤机。

  “患者在ICU住了整整25天,每天都经历着生死考验。其实,更应该感谢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让大家更有底气救治。”ICU主任李德罡称。

  在漫长的救治时间里,救治团队协助老秦接连闯过心脏骤停、室颤、休克、脏器衰竭等多重险关。随后,老秦由ICU转入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继续接受治疗。10天后,老秦终于可康复出院了。

  蒲城县医院党委书记姜健表示,该院作为县域龙头医院,有责任建好建强医疗救治体系,不断提升急诊急救水平,更好地为县域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特约记者 李海鹏 魏剑 通讯员 于凯


后续报道



4月2日上午,老秦的家属专程赶到蒲城县医院,送上定制的锦旗和牌匾,以表示感谢。爱的双向奔赴和回响,让医护感到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