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从“县域探索”到“全国推广”

  • 作者:五大中心创建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5-04-29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9

近期,第十四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在会上,蒲城县分享县域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的建设经验,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赵育鹏代表全县胸痛救治体系建设团队,以《行政推动+精准培训+智慧联动》为主题,同全国心血管领域专家、医院管理者及行业代表交流探讨。

微信图片_20250428151621.jpg

微信图片_20250428144010.jpg

微信图片_20250428144019.jpg

今年,全县22家乡镇卫生院已全面完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成功实现了急性胸痛患者在“家门口”的快速识别、及时转诊和高效救治!

自蒲城县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创建以来,始终秉持“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医共体协同”的策略,成功构建了“县级胸痛中心—乡镇卫生院救治单元—村卫生室筛查点”的三级救治网络。在县卫健局的统筹安排下,全县22家乡镇卫生院已全面配备了心电图机、除颤仪、心损检测仪器等急救设备。通过整合县、镇、村三级救治体系,全县急性心梗患者的DtoW(从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从建设前的平均75分钟缩短至平均45分钟,抢救成功率大幅提升。此举,实现了胸痛患者“基层首诊—快速转诊—专科救治—康复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一夯实基础,织密生命救治“一张网”

打造“15分钟急救圈”,2017年在县城的东西南北四大镇设立急救站,将救治半径缩短至15公里,显著缩短了救治距离,大幅提升了救治效率。2019年,建立覆盖全县所有村组镇的基层急救网络,每一位乡医都成为网络体系的战斗员和宣传员,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和位置协同互动,有效缩短了响应时间,使救治关口前移。同年,县医院与全县22家乡镇卫生院联合开展心电一张网建设,通过网络数据一键上传至县医院心电诊断中心,5分钟内即可完成解读、快速诊断和结果回传,对急危重症患者实现即刻预警,为全县心血管患者提供了准确且及时的诊断报告。

此举,对破解基层医疗机构在胸痛救治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有限等难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

 

二、经验输出,从“县域探索”到“全国推广”

全国胸痛大会分享了“蒲城胸痛救治单元创建经验”,主题为“行政推动+精准培训+智慧联动”,向全国同行展示了如何通过政策主导、基层能力强化和信息化平台搭建,破解县域胸痛救治资源分散的难题。

行政主导机制:县政府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由县卫健局牵头,县医院成立培训督导专班。

基层能力强化机制:联合市级专家,聚焦“理论+演练+督导+宣教”,开展各类培训400余场,提升卫生院的“核心技术能力”,覆盖医护人员700人次。

信息化平台搭建: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系统和救护车实时数据传输,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达”,远程心电平台每月会诊病例数3000-4000例。

 

三、未来展望:从救治到预防,守护全民健康

“救治网络”再升级:积极推进智慧胸痛中心云平台建设,常态化严格把控质量,创建全县80家标准化卫生室的胸痛救治点,将心梗救治技术下沉,充分发挥“哨点”作用,织密织牢“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点”县域全覆盖的救治网络。

“业务技能”创新高:2025年,蒲城县医院已成功开展两例ECMO辅助下的心梗救治。下一步,将继续扩充资源,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升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凝心聚力,积极创建高级胸痛中心。

“防治结合”惠民生:充分发挥胸痛救治体系的优势,推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结合,深入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的胸痛科普行动,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危人群实施动态健康管理,筑牢心血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并非终点,而是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新起点。蒲城县将以此次全国大会为契机,持续优化救治体系,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蒲城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