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此重要

  • 作者:普外胸外肿瘤外科
  • 发布日期:2025-09-26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1

患者刘女士,一位45岁的中年女性,两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无痛肿块。由于当时并无不适感,她未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直到一周前,左侧乳房出现血性溢液并伴随溃疡,刘女士才立即到蒲城县医院普外胸外肿瘤外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

 

乳腺癌在发病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如同刘女士一样,因忽视乳房的小异常,如无痛肿块等,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留下终身遗憾。接下来,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共同了解乳腺癌,为自己和身边的她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3个关键认知   

 

并非女性专属疾病:男性也可能患乳腺癌,约占所有病例的1%。男性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

 

高危因素并不等同于一定会患病:

 

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癌)、未生育或晚育、长期雌激素暴露(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均为高危因素,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病风险。

 

早期症状隐匿,需警惕“隐匿信号”:

 

早期乳腺癌通常无明显疼痛症状,常见信号包括: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乳头凹陷或偏斜、乳房皮肤呈橘皮样外观(皮肤凹凸不平)或局部凹陷。

 

科学预防 

 

控制体重,少熬夜。

 

减少雌激素“过度暴露”:不盲目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美容产品等。

 

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游泳等),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高脂、高糖、加工肉类。

 

有家族史者建议尽早做基因检测:若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患过乳腺癌,可在医生指导下做基因检测,提前制定预防方案。

 

早筛查

普通风险女性:40岁起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每2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钼靶对钙化灶更敏感,适合40岁以上女性);

 

高危风险女性:35岁起每年1次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必要时加做乳腺磁共振。

 

治疗 

 

乳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时代”,医生会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与放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