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患糖尿病10年,竟摊上“大事”!

  • 作者:内分泌肾病科
  • 发布日期:2025-08-27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2

55岁的王阿姨患糖尿病已有10年。她对医生开具的血糖药总是随意服用,血糖检测也不按时进行,认为仅是血糖偏高,身体并无不适,不会有大碍。

最近她发现夜间尿频,尿液中泡沫增多,双腿还出现了水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尿检结果显示尿蛋白3+,并计算其肾小球滤过率为50mL/min,最终确诊王阿姨为糖尿病肾病3期。

据统计,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会出现肾损伤,约1/5的患者在10年内会发展为尿毒症。若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则只能选择透析治疗。因此,血糖升高时,也需格外关注肾脏健康。

一、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会损伤肾脏的微血管和肾小球,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在发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常规检查难以发现,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会逐渐增多,肾功能也会受到进一步影响,出现血肌酐升高、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发展为肾衰竭,威胁生命健康。

二、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 蛋白尿:尿液中泡沫增多,久置不消散。

水肿:常见于下肢、眼睑等部位。

高血压:随着肾脏受损进展可引发血压升高。

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

注意: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UACR)和肾功能(如eGFR)是早期发现DKD的关键!

三、糖尿病肾病健康管理

糖肾指标管理

845a0608e458347a404f1513a2d81beb-sz_164393.webp.png

四、糖肾饮食管理

蛋白摄入量:早期肾病(1-2期):0.8~1.0g/(kg·d);中晚期肾病(3-5期):0.6~0.8g/(kg·d) ;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大豆制品),减少植物蛋白(如米面、杂豆)。

控制血糖:可将主食定量、按需摄入,主食包括大米、面粉及各种杂粮如荞麦、麸皮等,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营养师指导下按需摄入;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血糖指数水果:糖尿病患者宜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柚子等,并需注意合理安排进食时间、每次进食需适量。脂肪的供给量不宜过高,应占总热量的20%~25%。

水肿或尿少者:根据医生建议限制饮水,记录每日出入量,量出为入。每日钠摄入少于2000mg(相当于5g盐),合并高血压者需更严格(≤3g)。

五、糖肾患者运动管理

✅ 运动原则:中低强度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控制运动时长。

推荐有氧运动:散步30分钟/次、太极拳20分钟/次,5次/周。

注意要点:餐后1~2小时运动为宜,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出现疲劳、水肿加重及时停止运动。

 六、肾病患者切莫乱用药

为避免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服药,不自行加量。

✅ 看不同科室的医生,一定要提前告知自己有糖尿病,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上一篇:

下一篇: